徕卡250,官方通常称为徕卡FF或徕卡Reporter是在1934年初推出,编号由130001(1934年)至353916(1953年),总产量少于1000部。这部非凡的徕卡可在特制的胶卷盒使用33英尺长的胶卷拍摄250张照片,最独特的地方是相机两端加大了的胶卷盒。胶卷不用回片,而是由一边胶卷盒转至另一边,回片旋钮之作用是要确保合适的胶卷松紧度。
▲连号徕卡250GG(No.352423)(No.352424)
1933年11月,No.114052的徕卡Ⅱ型号付运,此机可拍摄250张照片。1933年12月,No.114051的徕卡相机则完全以Reporter Ⅱ型号付运。
▲1933年12月付运的徕卡250原型机(No.114051)
两部相机皆建于型号Ⅱ的机芯,是最早的徕卡250。原厂货运纪录并没有注明外壳式样,而No.114052是银色,No.114051则是黑色。No.114051被升级至配备慢速快门设定及机带扣,跟后期生产的型号一样。
▲1933年12月付运的徕卡250原型机(No.114051)
▲1933年12月付运的徕卡250原型机(No.114051)
首部生产的Reporter是在1934年1月运送到纽约徕卡工厂。这部No.130001的相机的过片旋钮上使用一个平滑且有压印花边的转盘,供上紧或放松独特的胶卷盒内的胶卷卷轴。于后期的相机,压印花边盘稍作改良,以提供更好的手感。
▲徕卡250(No.130001)平滑的过片旋钮
1936年7月,在约为No.150125的相机上推出了1/1000秒之高速摄影效果(两部编号较小的相机,No.150070及150092在付运纪录上,亦显示为1/1000秒)。一部配备1/1000秒高速的250型号可能因此给标示为GG,但却没有徕卡的官方文件。
▲徕卡250GG(No.352404)快门速度最高为1/1000秒
250型号胶卷格数计算器周边的形状在生产时有所改变,一般的Reporter为黑色,但偶尔亦会见到镀铬的机身部件。所有镀铬的250皆代表是后期加工,以掩盖原来的模样。工厂纪录并没有提及250银色的机身。
Reporter付运时,起码用了三个编码:LOOMY表示只有机身;LOOYE表示机身连5cm Elmar镜头;OORHY表示机身配备电动摩打MOOEV。1942-43年,约有130部配备Kugellager快门(球承轴)的250,是专为德国军方而设。No.353671的OORHY在1943年6月28日运送到柏林,在相机的快门帘上标示了白色的K字。因此,Ⅲc并非是唯一装有K快门的徕卡相机。
-以上文字内容摘录自"Leica-An Illustrated History"中译本《探索徕卡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