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相机的原型是在1913年由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制造。UR-Leica或最原始的徕卡相机是使用24x36mm的胶卷格式,配备全金属机身,镜头可伸缩在双镜筒内,焦距由一米至无限远,快门的松紧调控与过片装置相连,以避免双重曝光。
▲1913年制造UR-Leica,胶卷格数显示、机带圆扣、可伸展的镜头、可拨式镜头盖、同轴快门按钮及过片旋钮,以及在配件插座上经调整的取景器。(徕卡博物馆#67)
有两部相机被制作,但最终只有一台留存下来。曾有不同镜头尝试用于Ur-Leica上,首先是5cm f3.5 Zeiss Kino-Tessar,然后是6.4cm f4.5 LeitzMicrosummar,最终是现时装上的Leitz 42mm Milar。1914年,恩斯特·徕兹二世(Ernst Leitz Ⅱ)在前往美国时随身携带着这部Ur-Leica,所拍摄的照片曾刊登于《徕卡摄影75年一书》(75 Years of Leica Photography)第35-37页内(1990年9月)。
▲1914年或1924年,恩斯特·徕兹二世使用Ur-Leica在美国之旅纽约曼哈顿拍摄的照片
UR-Leica配备了固定狭缝宽度的非自行关盖之焦平面快门,快门速度约1/20至1/40秒,松紧度由不同的弹簧而定。过片时,会先拨下镜头盖遮盖镜头,以防走光。另外,配件插槽可支持不同的取景器。
▲可移除的标志金属板,由四枚螺丝镶起。取景器左边的旋钮是用来设定弹簧的拉力。
约1918-1920年,一部经改良的Ur- Leica面世,史上称之为原型相机三号#3。此相机的焦平面快门属非自行关盖类别,快门速度是透过调校在相机顶及半球型快门按钮前之狭缝寛度控制转盘而控制的。虽然胶卷格数显示及相机带扣的位置与Ur-Leica类似,但过片旋钮及快门按钮则独立分开。在Ur-Leica中,两者是同轴的。取景器建于顶部并可折叠收藏。在相机的另一端,有一个配件插槽。使用Ur-Leica和原型相机三号前必须先在黑房中,使用卷轴把胶卷上好。
徕兹·韦兹拉尔(Leitz Wetzlar)曾制造刻有“Nachbildung der Ur-Leica”字样的Ur-Leica复制品,以供在博物馆展示或收藏等用途。这些复制品只供展示,不能用来拍摄。此外,一名独立的意大利工匠Alberico Arces曾细意打造了明显刻有R(复制品)字样及连机身编号的Ur复制品。
▲由徕卡制造,刻有Nachbildung der Ur-leica字样的Ur-Leica复制品。
♦以上摘录自"Leica-An Illustrated History"中译本《探索徕卡的永恒魅力》